域旅游发展。融入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充分挖掘爨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重点打造一批文旅融合小镇、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开发红色精品线路。结合乡村振兴打造观光农业、休闲农家乐一日游,加快投资建设一批新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国家地质公园。
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充分发挥经开区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康养相融合的大健康产业,把经开区建成健康生活目的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深入挖掘云南省地方医药与民族医药价值,结合国际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发展最新趋势,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制品、精准医疗、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依托经开区骨干企业及重点项目,着力引进具有研发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的食品和饮品加工企业,重点打造以有机水果、虾青素等为主导的绿色食品及保健品产业。助推康养产业的发展。依托位于经开区的区域医疗中心资源,按照智慧养老的相关要求,推动建设以养老、康复、理疗为主的经开区老年公寓。
第三节 加快经开区数字化赋能
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以建设南海子“全国一体化数据产业园”为抓手,夯实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开区及周边配套设施的5G基站建设和网络覆盖,推动5G、光纤宽带、IPV6、NB-IoT、云计算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建设及应用。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架构,实施光纤宽带提速扩容计划,提高网间流量疏导能力和互通效率。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夯实基础网络支撑能力,建成云计算中心,将工投商道、南海子工业片区、西城工业片区打造成为5G智慧园区。
推动产业数字化赋能。推进工业化和数字化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速农业、制造业等数字化改造,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支持重点企业进行数字化应用示范,通过“数字经开”的实施,带动和引导企业加快“上云”进程。打通经开区数据通道,实现经开区企业与管委会间的数据共享,提高经开区整体数字化改造水平。
大力发展数字产业。积极引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行业头部企业入园落户,推动重点工程建设,提升经开区信息产业水平,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到2025年争取建成5G+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第七章 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立足经开区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融入并服务于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一节 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
统筹优化经开区各片区协同发展。根据经开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自身发展基础以及发展趋势,按照“一轴串联、双核推动、绿环绕城、两区共生”的总体布局协同发展。南海子片区重点发展绿色硅光伏、智能制造、生产型物流、现代服务业产业,建设成为市的经济增长极和工业生产基地。西城片区以发展新能源电池、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为主,生物医药、信息产业为辅,着力打造市“产城融合”先行示范区。在“麒沾马”一体化建设规划引领下,发展“飞地经济”,拓展经开区发展空间,推动形成经开区与周边行政区划的协同发展。
主动融入滇中城市圈。发挥经开区对滇中城市圈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推动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铁路、公路和航空等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将经开区打造成为滇中城市圈商贸物流的重要节点。推动区域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优势,在清理和废止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
增强省际与区域交流合作。深化西南地区区域合作,主动对接成渝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圈及重点省市,融入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推动经开区与其他国家级经开区等平台之间的联动错位发展,提升经开区对国内市场需求的适配性,发挥自身优势,重点提高优势领域的供给质量。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建立合作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专场投资合作活动,扩展投资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充分发挥水电优势,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协作与配合,搭建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业转移促进平台,吸引知名企业生产基地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以推进落实“一带一路”为目标,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第二节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落实市已有奖励和激励机制,鼓励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建设外向型出口加工贸易基地,引进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加工贸易企业入驻开展加工贸易,引导本地有出口优势的企业进驻进行深加工,培育一批加工链长、技术含量高、“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建设冶金化工出口深加工基地,扶持冶金化工行业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商品附加值。
推动经开区进出口协同发展。扩大经开区出口规模,通过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提高最终产品供给量,丰富出口产品类型,促进出口稳步增长。引导鼓励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扩大有色金属、铝制品及配件等产品出口,提高出口附加值。创新出口货物专利纠纷担保放行方式,支持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扩大先进技术、核心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增加高质量消费品进口,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通经开区至防城港、河口、瑞丽、重庆以及昆明的通道。充分发挥海关功能,积极参与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申报人提供进出口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税费支付申报、贸易许可申报和原产地证书申领等全流程电子化服务,对包括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在内的重点企业进行出口扶持。
第三节 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利用区位优势,拓展引资来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强与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合作,定期开展中国—东盟投资促进推介会,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领域,支持外资参与主导产业集群,鼓励外资在经开区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引导外资投入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服务业等领域。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围绕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链条实施精准招商,制定产业招商目录,招引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完善招引外资服务体制,延伸海外招商触角,探索海外项目孵化实现路径,为外资企业以及创业团队落户经开区提供专业服务,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监管和服务水平,推行“极简审批”投资制度,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提升对外投资水平。支持区内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促进产业协同,引导对外投资合作平稳有序发展,推动重点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支持经开区与境外经贸合作区、边境合作区等联动发展。建立健全“走出去”信息服务网络,以东盟国家项目投资推介为主体,对接企业“走出去”、兼并收购等项目信息以及有关投资政策法规等,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咨询服务,实现优势技术的沟通交流,提升经济开放度。
第四节 打造对外开放平台载体
主动融入云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高质量建设。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推动自贸试验区与经开区的联动创新发展。依托优势产业,实现经开区与其他联动创新区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重点探索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创新举措,推动经开区成为高能级开放平台。
完善经贸合作平台。紧抓RCEP机遇,融入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申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面向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的商品贸易平台,提升经开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申建综合保税区,促进外贸企业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探索建立国际合作园区,以园中园形式加强经开区与东盟等重点区域的经贸合作。
第八章 推进绿色转型集约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全省绿色能源和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