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经开区: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打造“硬核”营商环境
2022-05-18 10:44:09   来源: 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硬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经开区始终把园区作为推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积极整合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切实提高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以“硬核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加速跑”。


“现在我们这个项目进程怎么样了?能不能完成呢?”“现在正在推进场平工作,地勘、挡土墙设计也在同步推进,后续我们将抓紧时间开展主体厂房施工,保证你们的生产设备能够按时进场安装,项目的如期投产。”在近日刚开工建设的阳光年产20GW单晶硅棒及10GW硅片项目建设现场,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同经开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沟通对接。


阳光年产20GW单晶硅棒及10GW硅片项目,是阳光能源在经开区投资建设的第三期项目,作为首家入驻的光伏企业,从2017年开始,阳光能源和经开区合作发展了三期项目,园区的服务也从“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配套,逐渐发展到标准厂房的代建服务。


“从项目的‘五通一平’开始,我们就开始进行场平以及后续的厂房建设,利用我们的优势,极大地加快了项目的推进速度。根据我们隆基一期、晶澳二期的建设速度来看,从最开始的场平,到项目投产,用时大约八个月,加快了项目的投产速度,也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益。”经开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阳光二期项目经理何兴东介绍。


为了帮助企业快速落地,经开区探索了园区建设反哺产业的招商模式。即:为入驻园区的隆基、晶澳、阳光等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代建标准厂房等服务,让企业实现“拎包入驻”,集中精力抓生产。既降低了入园企业的投资成本,又大大提高了项目落地的效率。


“落户五年,我们感觉到经开区的服务意识相当强烈,对我们企业的扶持也非常好。随着我们项目不断扩建,整个园区的配套设施也在不断进行完善,很好地助推了我们项目的建设效率。我相信在这样的势头下,经开区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营商环境也会越来越好。”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邵帅说。


为了确保招商引资的项目能“随招随落”,经开区还提前谋划储备了一批“熟地”,高效推进“生地熟化”过程,累计投入资金20.7亿元,完善了园区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实现“七通一平”的“熟地”达到5661亩。

然而,建设基础设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如何破解建设的资金难题?经开区推行了“管委会+投资公司”模式,通过成立投资公司作为市场化运营平台,履行“投融建管运”的职能,发挥国有资本的撬动作用,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截至目前,经开区共组建成立了经开区建投集团和经开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两大国有企业。其中,经开区建投集团累计已完成融资140亿元,通过提高融资功能,为经开区建设完成了220kv变电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白石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约140项。”经开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辉介绍,通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功能,经开区不断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实实在在的服务。张勇辉表示,接下来,公司将会继续探索基金投资、股权投资等服务企业模式,全方位、保姆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近年来,经开区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强化水、电、路、气、网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全部实现“五通一平”,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同时,推进“管委会+投资公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园区规划,促进园区差异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园区承载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作用不断凸显,助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