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2020年度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预算公开

发布时间:2021-02-07 00:00:00   索引号:     文号:     来源:   

2020年度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预算公开

  

第一部分 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二部分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预算表

1-1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2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1-3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4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1-5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表

1-6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对县(市、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分项目)

1-7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分地区)

1-8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

2-1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2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2-3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4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2-5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对县(市、区)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

3-1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2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3-3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4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3-5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地区)

3-6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项目)

4-1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2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4-3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4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5-1  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预算情况表

5-2  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3  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2019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4  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5-5  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2019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5-6  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5-7  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情况表

5-8  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

6-1  202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级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表

6-2  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

市五届人大三次

会议文件(十三)

附件四

 

 

经济技术开发区

关于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0年1月10日在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现将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减税降费等政策影响,抓收入培财源,优结构保重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413万元,较上年收入104870万元,增收6543万元,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8384万元,较上年减少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9.3%,非税收入完成23029万元,较上年增长107.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0.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2000万元,较上年支出146037万元,减支24037万元,减少16.5%。2019年为控制支出规模,逐步缩小决算赤字,经开区报请人大进行支出调整,经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年初预算153300万元调整为1220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014万元,较上年收入34427万元,减收1541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0259万元(含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安排的支出40000万元),较上年支出27127万元(含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安排的支出15000万元),增支13132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300万元,与上年收入300万元持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342万元(含2018年年终结余1710万元),较上年支出300万元,增支2042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9689万元,较上年收入15704万元,增收3985万元,增长25.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6351万元,较上年支出5073万元,增支1278万元,增长25.2%。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4790万元。其中:经开区本级承担的存量一般债券余额3979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余额55000万元,市级承担的农业园区市土地储备中心借款存量专项债券10000万元。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存量债务49790万元已通过争取政府债券资金全部置换,缓解了偿债压力。

以上数据为快报数,待2019年财政收支决算批复后,相关数据还有一定变动,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六)2019年财政主要工作

1.狠抓收入落实,圆满完成2019年收入任务

2019年,经开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强化财政管理,始终把抓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变化,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的跟踪监测,及时掌握税种、税源的变动趋势,切实提高税收预测分析的准确性和前瞻性;二是通过发展经济、深挖增收潜力等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收入目标责任制,加大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力度。2019年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413万元,较上年收入104870万元,增收6543万元,增长6.2%。

2.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2019年,经开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减税降费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把减税降费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任务,不折不扣推动减税降费政策扎实开展,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减税降费工作,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企业、个人减负,活化社会资本,涵养财政税源基础,带动经济增长。全年减税降费1.05亿元,惠及1万多户企业,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减税惠及2万多自然人。

3.优化支出结构,倾力惠民生

2019年,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2000万元,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继续坚持“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原则,突出重点确保民生支出,公共财政职能进一步体现。一是教育投入11839万元,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和落实相关惠民政策;二是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投入11857万元,对城乡居民医疗、养老、抚恤和困难群体生活给予全力保障;三是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投入43033万元,全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投入1306万元,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五是住房保障资金投入2344万元,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六是农林水投入2492万元,对森林防火、防汛抗旱、会泽大井镇易地扶贫等进行补助。

4.加大产业建设投入,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经开区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大产业建设投入,兑现政府承诺,全力支持产业投入建设;二是注重产业扶持内容细化。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统筹资金安排,发挥优势资源,提升政策扶持项目的精准性,以精准的项目扶持为抓手,推动绿色水电硅、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全面发展;三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全力打好“绿色能源”这张牌,重点在南海子片区发展绿色水电硅产业。以落地项目锦州阳光和晶龙电子为抓手,采用产业链招商方式,继续引进硅晶产业链中各个节点上有影响力的企业,致力于在经开区打造一个绿色水电硅产业集群,形成稳定的产业发展新态势,培育出更具生命力的可持续财源。2019年共安排中小企业扶持资金2.2亿元,助推了阳光能源硅材料、晶龙电子材料、市麟铁科技、佑鑫石英坩埚等一批优质项目,推进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开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

5.多措并举筹措资金,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政府信用落实较好

经开区不断抢抓中央、省、市等各方面政策机遇,不断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政府信用得到有效落实。一是深入研究产业和投资政策,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19年已争取到位各项上级资金2.1亿元;二是不断盘活存量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地方可用财力,2019年共盘活存量资金1.3亿元;三是积极争取债券资金,进一步缓解全区筹资压力,确保政府信用。2019年共争取省级公开发行的债券资金5亿元,用于经开区土地收储及保政府信用,缓解偿债压力,有力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的预算管理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硬化预算约束。

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编制的基本原则: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政府信用”预算原则,把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和严控风险的财政工作方向,充分考虑减税降费等政策影响,根据收入和财力安排预算收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部门工作经费,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优先保基本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根据对经开区经济形势的综合研判,在充分考虑各项财政收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2020年经开区地方财政预算草案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15870万元,较上年收入111413万元,增收4457万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26880万元,较上年支出122000万元,增支4880万元,增长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0000万元,较上年收入19014万元,增收10986万元,增长57.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5000万元,较上年支出40259万元(含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安排的支出40000万元),减支25259万元,减少62.7%。政府性基金收入中调出资金15000万元用于平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300万元,与上年收入300万元持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790万元,较上年支出2342万元,减支1552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0175万元,较上年收入19689万元,增收486万元,增长2.5%;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589万元,较上年支出6351万元,增支1238万元,增长19.5%。

三、2020年工作措施

1.强化措施,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

切实抓好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及时下达收入任务。对市委、市政府明确的财政收入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及时下达到各征收机关,并按照“一月一分析、一旬一督促、一周一计划”,确保收入任务的完成;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变化,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等行业跟踪监测,切实提高税收预测分析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强化税收风险应对,提升税收征管质效;充分挖掘税源,不断拓宽征收渠道,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加强对非税收入收缴监管,切实发挥“以票控收”的作用;积极组织经开区土地出让金征收及其相关税款的代征代缴工作

2.产业发展引领财源建设,促进经开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全市“六大重点产业”的决策部署,着力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构建大集群,加强财源建设;牢固树立精准扶持产业的思维和意识,坚定不移地将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财政资金的整合,解决财政资金碎片化的问题,集中财力投入到产业发展中,更好的培育新的税源;稳定和涵养基础税源,用足用活财税政策,加大对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晶硅产业等产业扶持力度,抓住“一带一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掘财政增收潜力;积极探索建立财源建设考核奖惩机制,挖掘经济增长点和财政收入增长源。

3.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工作

积极争取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资金,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工作,降低偿债成本,减轻政府偿债负担;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等方式化解存量债务,腾出更大融资空间;做好政府债务余额管理。通过项目入库,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4.推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推进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工作,全面摸清各部门存量资金情况,提高财政资金统筹能力,减少资金闲置和沉淀,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在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保重点项目的整体推进。合理配置政府财力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各项“法定支出”及民生支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5.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的总体要求,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收入方面,重点关注收入结构、征收效率和优惠政策实施效果,支出方面,重点关注预算资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特别是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坚持把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作为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加强项目绩效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把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使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编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6.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促进依法理财,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实现阳光财政的新跨越;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深入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不断完善“以票控收、以票促缴”的管理机制,推动财政票据规范化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缴库管理,严格执行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收缴制度,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库,并严格按照规定分类划缴国库;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健全内部检查与外部检查相结合、部门主导与第三方机构参与相结合、检查指导与结果运用相结合的财政“大监督”工作机制。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